技术培训
technical training
会东县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
1 技术研究背景
猴头菇又叫猴头菌,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,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,肉嫩、味香、鲜美可口,是四大名菜(猴头、熊掌、燕窝和鱼翅)之一,有“山珍猴头、海味鱼翅”之称。这种齿菌科的菌类,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,长约 1 - 3 cm,它的子实体圆而厚,新鲜时白色,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,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,上部膨大,直径 3.5 - 10 cm,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,故称“猴头菇”,又像刺猬,故又有“刺猬菌”之称。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,菌肉鲜嫩,香醇可口,有“素中荤”之称。由于猴头菇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,现在种植猴头菇的商家越来越多,但是若专门为种植猴头菇搭建种植大棚,不仅成本非常高昂,而且不利于猴头菇的生长。
2 技术方案
通过选择松树林和大棚果树环境条件下,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应用比较,证明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的可行性。
2.1 技术手段
利用清林出来的杂木棵粉碎料 78%,加入麦鼓 15%,玉米粉 2% - 3%、豆粕 1.5%、白糖 1% 和石膏 1% 等粉碎料,制作成菌袋,通过灭菌、冷却、接种、培养、挂袋等步骤,在林下生产优质猴头菇。
2.2 工艺路线
清理山林→收集杂木灌木→粉碎加工→培养基配制→装袋→灭菌→冷却→接种→培养→挂袋→培育→猴头菇成品。
2.3 松树林下,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操作步骤
每年 4 - 9 月,通过喷水保湿,林地温度维持在 16 - 20 ℃,空气湿度控制在 85% - 90% 之间,是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的最佳时间,其余月份为猴头菇菌袋准备时间。选取优质菌袋,将选出的部分菌袋采用中心孔接菌法接菌,部分菌袋采用一端接菌、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,备用。将中心孔接菌的菌袋使用铁线串连成菌袋串备用,见图 1。
图 1
菌袋在菌袋串的顶端加盖一个防水挡板,挡板的宽度大于菌袋的宽度。选取粗壮树木,并对树枝的分叉处进行修剪。分别把铁线的两端固定在不同树枝上。在相邻的 2 个树枝之间固定连接横杆,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横杆上,见图 2。把采用一端接菌、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的菌袋采用 3 股绳挂袋法挂在树枝上。如下结构左视图。在横杆与菌袋的上方覆盖树叶等盖遮盖物。
图 2 接菌后菌袋
2.4 大棚中,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操作步骤
在地面上搭建温室大棚,然后将盛满水的鱼缸放置在温室大棚的中心处,在鱼缸内放人鱼和水藻。在鱼缸两侧的地面上种植桃树。在桃树的种植缝隙中固定安装支撑架。选取优质菌袋,对选出的菌袋进行接菌。将接菌好的菌袋等距离挂在支撑架上。
2.5 松树林下,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优点
能够有效的利用树枝间的间隙,节省了搭建种植大棚的成本,使得猴头菇的种植成本更低,管理起来更加简单,猴头菇的生长状态更加接近野生环境,更加有利于猴头菇和树木的生长。
2.6 大棚中,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优点
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,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,猴头菇和鱼的生长,吸收氧气,释放二氧化碳,树木和藻类生长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,时刻保持氧气浓度,水是稳定温度的恒温器,并且为树木和猴头菇的生长提供湿度,使得猴头菇的种植更加高效,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。但大棚成本较高,猴头菇生长,受温度影响较大。
3 技术要点
3.1 铁线型号
铁线优选的型号为 10 号,具有刚性,可以作为穿绳的针来串菌袋。
3.2 防水挡板
防水挡板优选的宽度大于菌袋宽度 60 cm 以上,且防水挡板的轴线与菌袋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。
3.3 横杆长度
横杆优选的长度大于 2.5 m,横杆可以直接搭在树枝上,也可以通过支架支撑,相邻的横杆之间的间距为 30 - 40 cm,每 4 - 6 根横杆为一组。
3.4 遮盖物
遮盖物优选塑料膜或者其他可以防止雨水的遮盖物,而且在所有的横杆搭好后,一次性覆盖上遮盖物。
4 取得的效果
4.1 节约成本
通过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林间,更加接近于猴头菇野生状态,既减少了搭建大棚的成本,又更加有利于猴头菇的自然生长,并且方便管理。
4.2 互利共生
通过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林间,一方面能够增加猴头菇生长时周围的氧气浓度;另一方面也能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二氧化碳,促进树木的光合作用,使得猴头菇与树木的生长互利共生。
4.3 经济效益
合作社生产的猴头菇,市场价格很好。单价 22 - 32 元/kg,农民可增收 3000 元 / 667 m2。
4.4 社会效益
通过技术运用,合作社将菌袋接种好后,同当地贫困户签订合同,交由贫困户管理,按 1 户 2 人测算,管理菌袋 4 - 10 万袋,每户贫困户每年可收人 6 - 10万元,预计可带动 60 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。(今日头条 青钱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