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培训
technical training
水肥一体化!你真的懂怎么用?
水肥一体化推广也有很多年了,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。近年来,随着农业的持续升温,各种资金的流入,家庭农场,中、大型农场的不断增加,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喷灌、滴灌技术为基础,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,根据土壤墒情、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,将适当比例的肥料和灌溉水兑在一起,将肥水均匀、定时、定量地喷洒在作物生长区域。
这样做的好处:
一是吸收快,肥效好、养分利用率高。传统施肥就好比吃钙片补钙,而肥水一体化则是喝液体钙,高下立判;
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肥料的挥发损失;
三是减少了肥料在地里的残留,缓解了水体污染;
四是节约了人力物力,尤其是肥料和灌溉水的使用量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大面积的喷灌、滴灌技术运用能缩减人力成本,而且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研究,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%~70%;
五是对减少病虫害有一定帮助。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调节田间湿度,减轻病虫害的发生。对土传病害(茄科植物疫病、枯萎病等等,会随流水传播)也有很好地控制作用。
办法看似简单,预期收效却很诱人,管理得好的能增产30%-80%,但水肥一体化是项综合性的技术,涉及到农田灌溉、作物栽培等多方面,想要运用好还真不容易。
一、底肥到底该不该施用
在我国,大部分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地方都还是要施用底肥的。但在国外,已经开始尝试不施用底肥了,效果也还不错。
那么这个底肥究竟该不该施用?
其实这个跟肥料的情况挂钩。
从肥料的作用来说:底肥考虑的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,选择的都是迟效性的肥料,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迅速补肥存在本质上的差异。
从技术上来说:由于采用喷灌、滴灌,为了避免喷头堵塞,首先对水的质量就有要求,溶在水里的肥料也就必须得是易溶于水的品种(尿素、氯化钾、硫酸钾、硝酸钾、硫酸镁、磷酸二铵、硝酸钙等等),一般不用颗粒状复合肥,腐殖酸液肥都要过滤后才能使用,而底肥一般来说恰恰是有机肥、复合肥。
所以,底肥还是要施用的,老外不用底肥并不是他们的肥料更高端,而是他们每1-2天就补充一次肥料和水分。
二、都在说“少量多餐”,这个量到底是多少
水肥一体化都在说“少量多餐”,但这个量到底该怎么控制还真是件麻烦事儿,一般来说,水肥的浓度一般为灌溉流量的0.1%(即1方水兑1升肥液)。水肥用多了也是会导致土壤盐碱化、板结、墒情变差等情况的。
首先要根据作物生长周期来,因为这种速效的水肥很适合作为追肥,各种作物都有它生长特别旺盛的时候,也就是所谓的“水肥临界期”,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进行追肥,现在只是用水肥来代替而已,以前追肥用多少,现在还用多少,只是分成几次施用即可。
个人认为老外的1-2天就补充水肥的做法不太好,仅适合观花观叶植物的苗圃使用,因为这样做的话,植物生长条件太优越,不会有繁殖后代的想法,光长枝干和叶子了,要想丰产,还是要让植物遭遇点“困境”,有种自己需要尽快繁衍后代,开花结果的紧迫感才行。
其次要根据土壤的墒情来定量,但是土壤墒情检测的仪器太贵,很多时候还是凭经验。
再者就是看到作物出现缺肥的迹象的时候,一定要少量多餐。都能用眼睛看出缺肥迹象了,说明已经挺严重的了,虚弱时进补一定要注意及时,少量,补肥的用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。
水肥一体化技术说到底,最大的作用是节本增效,只是一种辅助手段。现在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,种庄稼还是要以作物为本,只有熟悉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喜好,明白土壤、天气等环境因素与作物的关系,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些技术,栽培出更好的庄稼。
上一篇: 安徽一日一技|梨树高枝嫁接及当年管理技术